产品名称 : | 戴嘉林景泰蓝雀之翎赏瓶 |
产品艺术家 : | 戴嘉林 |
作品名称: | 戴嘉林景泰蓝雀之翎赏瓶-百年荣耀 |
藏品名称:《雀之翎》景泰蓝瓶
藏品大师:戴嘉林
藏品规格:19.5cm×31.5cm×42.8cm
藏品材料:紫铜、黄金、天然矿物釉料、宝玉石
藏品工艺:金属錾刻、珠宝镶嵌
发行单位:故宫百工造办、中外首工美术馆联合出品
发行背景: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
藏品证书:《创作证书》、《收藏证书》以及故宫百工造办、中外首工美术馆签章的《出品证书》
《雀之翎》景泰蓝瓶作品稿
《雀之翎》景泰蓝瓶创作背景由来
在古代,无论东方还是西方,孔雀都是尊贵的象征,东方的传说中,孔雀是由百鸟之长凤凰得到交合之气后孕育,与大鹏为同母所生,被如来佛祖封为大明王菩萨;西方的神话中,孔雀则是天后郝拉的圣鸟,因为赫拉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朱诺,因此孔雀又被称为“朱诺之鸟”(Bird of Juno)。在两个历史最为悠久的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,孔雀更是被奉为文禽圣鸟,盛传千年。
古代中国,孔雀不仅羽毛艳丽,而且很有德性,其德性有九: 一颜貌端正,二声音清彻,三行步翔序,四知时而行,五饮食知节,六常令知足,七不分散,八不贪淫,九知反复;明清两代孔雀还作为官员等级的象征出现于官袍的补服上,特别是清代,孔雀翎被作为极高尊荣的象征被皇帝封赏给品级很高的大臣,也就是所谓“花翎”;
古代印度,孔雀被尊为鸟国之王,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就命名为“孔雀王朝”,现代印度则把孔雀尊为“国鸟”;在盛行中印两国的佛教当中,孔雀亦是被奉为佛母。可见,孔雀一直都是是神圣尊贵的象征!
《雀之翎》景泰蓝瓶介绍
《雀之翎》景泰蓝瓶以富贵忠贞之鸟孔雀为主题元素,整体瓶型由两只开屏的孔雀背对组合而成,造型唯美、构思精巧,两只孔雀昂首阔步、目视远方,姿态优雅、仪表万方;
雀身以錾刻工艺制作而成,雀羽及尾翎迎风舒展,刻画细腻、风韵传神,再辅以景泰蓝特有的镀金工艺,两只孔雀金光灿灿、尊贵华美;
瓶身饰以连绵不绝的缠枝莲,孔雀游弋其间,一朵牡丹花在两只孔雀面前悄然开放,三者结合有富贵连绵、纷至沓来之意;
《雀之翎》景泰蓝瓶作品纹饰富丽,色彩优雅,工艺考究,堪称当代景泰蓝艺术精品; 四只孔雀环绕开光画面,画面中有佛手、蟠桃、灵芝三种仙品,寓意四方进宝、福从中来;灵芝为仙草、瑞草,传统中的祥云、如意都是从灵芝演化而来,代表吉祥如意。佛手发音与“福”相近,且佛是智慧、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的仁爱象征,因此佛手就成为福的代表;蟠桃寓指长寿,相传西王母寿辰常举行蟠桃盛会,各方神仙群往祝寿,因此蟠桃又称寿桃;瓶体口沿以下及足部上方分别装饰三眼及两眼花翎,花翎常作为官员品级的象征,此瓶上下以花翎既定乾坤,足见其尊贵不凡! 整件作品造型奇巧唯美、纹饰典雅贵气、色彩华美富丽,将孔雀之美以艺术的形式完美的展现出来,向人们传达出一种富贵忠贞的美好意象。
《雀之翎》景泰蓝瓶创作者简介
戴嘉林:中国工艺美术大师;北京市特级工艺美术大师;高级工艺美术师兼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;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;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金属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;被誉为“中国景泰蓝色彩第一人”。作为中国景泰蓝色彩第一人,戴嘉林大师从事景泰蓝创作已有50余年。
《雀之翎》景泰蓝瓶收藏价值分析
一:纪念故宫建院90周年,故宫百工造办与中外首工美术馆联合打造亲民藏品
二:纪念中印建交65周年,重温两大文明古国千年情谊,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
2015年4月1日为中印建交65周年,中国、印度同为文明古国,具有数千年的文明史及文化交流史。
孔雀在中印两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。为纪念中印建交65周年,重温中印两大文明古国千年情谊,《雀之翎》景泰蓝瓶惊艳问世,以此在艺术上促进两国文化认同,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。
三:中国景泰蓝色彩第一人戴嘉林70华诞古稀之作,彰显大师巨作。
在50多年的艺术创作中,戴嘉林大师成就斐然,正值70华诞到来之际,戴嘉林大师特别创作《雀之翎》景泰蓝瓶,以此作为自己古稀之年的大成之作。作品不仅将中国传统中的造型美发挥到了极致,更是借孔雀之姿,将景泰蓝的色彩之美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四:以皇家艺术演绎收藏中的“孔雀舞”,尽展孔雀尊贵华美、富贵吉祥美好寓意
《雀之翎》景泰蓝瓶采用皇家艺术景泰蓝制作而成,以两只孔雀开屏共舞为造型,将孔雀最美的姿态演化到作品当中,两只孔雀目视远方、金光熠熠,瓶身色彩绚美、华贵高雅,俨然是一尊收藏中的孔雀舞。
五:“玉有五德,雀有九德”,孔雀为吉祥、富贵、美丽、忠贞的化身,收藏《雀之翎》,弘扬真善美
孔雀不仅羽毛艳丽,而且很有德性,其德性有九:一颜貌端正;二声音清彻;三行步翔序;四知时而行;五饮食知节;六常令知足;七不分散;八不贪淫;九知反复。可以说,孔雀是一种吉祥、富贵、美丽、忠贞的化身;
《雀之翎》景泰蓝瓶将孔雀吉祥、富贵、美丽、忠贞的品性融于一身,歌颂祖国太平盛世,传递人世间的真善美。
好评度